编者按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转移正进入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呈现出以国内转移为主、境外转移起步发力;产业布局优化、生产转型与投资转移并举等特点。值得重视的是,工业化向经济腹地的推进,并不只是产业的单向迁移,而是产业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过程。
商务部政研室对产业转移的新动向展开系列调研,既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也剖析了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还对如何推进传统产业稳妥有序转移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报特编发这组系列调研,敬请关注。
当前,我国沿海地区传统产业(纺织、服装、鞋类、箱包、家具、玩具、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以核心制造环节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步转移为主,进入了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的新阶段。呈现出以国内转移为主、境外转移起步发力;产业布局优化、生产转型与投资转移并举等特点。从趋势看,传统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是市场供需变化的实际需要,转移的步伐及后续影响处于“加速期”。
(一)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转移规模大,但产业优势仍然明显。调查显示,东部地区近7%的纺织服装企业发生过转移或有转移意愿;地区0%至15%左右的鞋类订单和部分代工企业向东南亚等地转移;珠三角0%左右的企业发生转移。近两年沿海地区传统产业有加速向外转移的势头,但产业基础优势依然明显,如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全球份额从008年26.2%逐年提高到2011年2.2%。2012年东部沿海五省市(江浙沪粤鲁)纺织业投资、产值和出口分别占全国的47.6%、71.5%和71.6%。
(二)本轮传统产业转移主体是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重点是优化产业链区域布局。与2004至2005年间个别外资企业因受所得税等外资政策变化的影响而转移不同,此轮转移规模较大,以加工制造等核心环节转移为主,进入了优化产业链布局阶段,并向产业链整体转移发展。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是本轮转移的主力。主要是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空间广的企业,以掌握自主品牌、具有研发设计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为主。如世界500企业已有247家落户四川;湖北承接李宁服装、康奈鞋业等国内知名品牌。一些纯代工中小企业包括长期给耐克、阿迪达斯等跨国公司做贴牌的港台企业因缺乏自有品牌和核心技术,受加工成本变化影响较大,在成本上升时大都转向东南亚国家,或将业务外包给当地的d88尊龙官网登录免费下载的合作伙伴,引发订单外流。
(三)本轮传统产业转移更加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均衡,转移与转型的协调。沿海地区企业将转移与供应链管理、市场开拓相结合,在利用承接地廉价要素资源,转移产能、稳定传统大宗出口订单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专注研发设计、品牌塑造、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实现了做大两个市场、优化内外结构的目标。如长三角地区纺织企业加强面料设计和服装创意,东莞台资鞋企采取“东莞研发、全球生产”策略,实现转型升级。在转移的区位选择上,企业大多倾向对中西部地区集群式投资,安徽、江西、四川等省因此受益较大。如安徽宿州吸引百丽、康奈、七匹狼等国内品牌企业以及8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资源集约配置、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集群,促进了当地工业化城镇化提速提质。
(一)传统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以订单转移为主、投资转移规模不大。跨国公司的“中国 1”战略,将订单向东南亚转移,我国每年向越柬两国转移订单近30亿美元,如耐克、阿迪达斯把订单全部转到越南,柬埔寨服装订单大多由中国转移而来。而传统企业对东南亚投资转移规模小,2012年约10亿美元,仅占我对外投资1%左右。二是以低端制造转移为主、研发设计和采购销售仍留在国内。调研显示,转到越南、柬埔寨等地的主要是制鞋和服装的蕞后加工组装环节,原料采购、订单承接、样式设计等环节仍在国内总部。三是以租用厂房为主、自建厂房企业较少。调研中,企业对赴东南亚投资兴趣很浓,但实际行动普遍谨慎。为降低风险,主要租用当地企业或境外合作园区的厂房生产,自建厂房的企业少,比例不到10%。
(二)东南亚地区用工成本低、贸易环境宽松,但诸多因素不利产业转移落地。东南亚地区的用工成本约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此外,柬埔寨、缅甸、孟加拉作为蕞不发达国家,产品出口欧美享有零关税优惠,受双反等贸易摩擦少。低成本和宽松的贸易环境,对企业转移有吸引力,但也有明显的制约和瓶颈,无法承接大规模、集群式的产业转移。一是产业配套差。如越南国内纺织服装辅料仅能满足需求的5%至10%,柬埔寨没有纺织服装配套产业,成衣加工的布料全靠进口。二是熟练工人匮乏,劳动生产率低。东南亚地区以农业人口为主,缺乏现代产业工人,劳动生产率只有中国的70%左右。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东南亚国家间的铁路、港口等交通物流硬件滞后。政府服务意识不强,政策多变,隐性成本高。世界银行资料显示,2012年开办企业成本占人均收入的比重,柬埔寨和孟加拉分别是100.5%和25.1%,均远远高于中国的2.1%。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格局变化和产业升级,沿海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向外转移,将对整个东亚地区和我国经济和产业布局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直接体现。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活动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推动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和手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过三轮重要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发达国家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国沿海地区在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利用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东部沿海劳动力优势不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南亚转移,是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和模式再现。
(二)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对外投资的阶段性要求。对外投资周期理论认为,人均gdp超过4750美元的国家,对外投资力度将明显增加。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上海以及珠三角地区部分城市的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已进入了大规模对外投资阶段,产业转移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另外,沿海地区传统企业在投融资、供应链管理、国际化营销等方面已有明显优势,产业向外转移的硬件和软件也渐趋成熟。
(三)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从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实际需要看,沿海企业将加工制造环节转出,集中于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全球优势资源,迈向价值链高端,在全球价值中获得更多份额。从短期看,可能沿海地区将承担产业转出后的就业下滑、税收下降等阵痛,企业也需要为投资和生产调整付出相应的代价。但从长期看,有利于地方和企业提高市场竞争优势,获得更多价值和发展机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赢得主动、掌握先机。
(四)东南亚地区与我国都将从传统产业转移中获得重要机遇。东南亚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规模扩大,产业链逐渐建立和完善,承接产能转移的能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都有望进一步增强,对我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发展有利。如孟加拉已拥有全套纺织产业链,越南能在10年之内建成完善的制鞋产业链,柬埔寨大力发展服装配套产业,满足成衣加工需要。东南亚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近年来双边贸易投资增长迅速。从长远角度看,东南亚承接我国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工业化,将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外需,促进国内发展,增强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联系,深化产业合作。
传统产业转移可归为两类:一是成本高企,被迫转移;二是拓展市场,主动转移。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产业发展规律的促动、要素成本上升的逼动、优化市场布局的推动、政策积极引导的带动。
转移既有积极影响,如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外贸结构、缩小区域差距等;也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我国出口、导致产业空心化等。
(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客观规律要求传统产业梯度转移。纵观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都经历过产业转移。我国也经历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产业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转出,特别是附加值低、缺乏上升空间的低端制造环节需要加速转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产业链高度,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二)成本上升和产能过剩压缩利润空间,迫使传统产业转移。沿海地区用工成本是中西部的1.5倍,东南亚的3至4倍,加上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用地紧张、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压力突出等因素,企业综合成本快速上升。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外需不振、内需放缓,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愈加突出。在“高成本、高产能,低需求、低价格”的影响下,企业盈利微薄,亏损面不断扩大。商务部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监测显示,今年以来,199种纺织产品亏损面达27.6%,同比扩大0.7个百分点。当前传统企业盈利水平普遍较低,在3%至5%之间,大量企业被迫转移。
(三)“区域化制造”、产销地靠近,促使企业根据市场布局生产。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国内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加上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和定制化生产等因素,导致企业采取“区域化制造”战略,选择在销售地附近生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跨国公司看中我国中西部广大的消费市场,布局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部分国内龙头企业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将生产地布局在靠近欧美市场的东南亚、东欧、拉美等地区,也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跟进投资,加速产业转移。
(四)政府大力引导是传统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产业转移非常重视,制定相关措施,大力支持。国务院发布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政府发布相关政策文件超过200个。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如广东的“腾笼换鸟”战略、浙江的“山海协作”工程。中西部省份均已发布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性文件,通过优惠、财税支持、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优惠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安徽、江西等地通过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设置过渡工厂、建立重大项目调度会等措施,加快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转型升级。传统产业转移有助于优化全国产业布局。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出缓解了东部地区要素资源的供需矛盾,为引进和发展高端新兴产业腾出空间。如2008年至2012年,珠三角地区6个产业转出市转出传统企业6000多家,新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8000多家。另一方面,产业转入为中西部发展提供了资金、凯时尊龙官网的技术支持,带动了产业发展、提升了产业结构。2010至2012年,河南引进传统产业项目513个,实际到位资金466亿元,促进了当地产业集聚和升级。
二是有利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开放型经济结构。当前,外需低迷、沿海地区外贸发展进入平台期。传统企业转向境外,有利于我国企业资金、管理优势和境外成本优势相结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巩固国际市场份额。2012年,我国出口增速下滑,但全球份额从10.5%提高到11.2%。传统企业转向中西部,促进当地外贸发展,优化外向型经济区域布局。2012年,中西部出口份额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三是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对中西部来说,产业转入提供了资金、技术和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如安徽宿州提出“全面承接、产城一体、四化同步”,兴建住房低价卖给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的企业员工,试点乡镇与园区结对共建等措施,探索将产业转移与城镇化结合。四川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得以大幅提高,分别达45.1%和41.8%。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后发优势,加速经济发展,正在成为国家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要支点。
在看到积极影响的同时,对一些不利影响也要有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
一是影响我国传统产品的投资与出口。近年来,随着向境外转移的订单和投资规模扩大,传统产业出口放缓,在发达国家市场占有率下降。2012年,纺织服装、箱包、玩具等传统产业出口增速分别为2.8%、5.7%和5.8%,均低于全国7.9%的出口增速。2010至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市场份额分别下降0.9、3.9和2.6个百分点。但越南、孟加拉等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占全球的份额逐年提升。同时,沿海地区出口订单转走,对吸收外资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二是产业链整体转移可能导致沿海地区产业空心化,影响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稳定。沿海地区传统产业转移,加工制造优势不再,而研发、设计、品牌和销售等环节存在短板,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在短时间内替代传统产业,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部分台资企业以台湾产业空心化为前车之鉴,建议对沿海地区可能出现的空心化问题予以重视。目前,沿海地区正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对企业外迁的担心增多,主要是影响当地第三产业和居民就业,如产业转移过快、过多,更会影响到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d88尊龙官网登录免费下载的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标准升级2013-10-23
国务院计划5年化解产能严重过剩2013-10-16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亟待完善2013-01-07
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
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
经济参考报社d88尊龙官网登录免费下载的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
或微信/手机: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d88尊龙官网登录免费下载的版权声明:本文由佛山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d88尊龙官网登录免费下载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